浙江特高壓±800千伏錦蘇線湖州段完成人工接地短路試驗
11月24日,±800千伏錦蘇線湖州段順利完成了人工接地短路試驗,這為錦蘇直流系統(tǒng)調試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參數,也為直流系統(tǒng)高端投運奠定了基礎。
此次試驗由中國電科院負責實施,浙江湖州電力局作為該段線路受委托的運行維護主體,負責選擇合適的試驗地點、開展等電位作業(yè)和配合試驗的開展。開展此次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單極接地實驗的目的是檢驗直流輸電線路行波保護參數是否匹配和實測故障測距的精度,選擇湖州段開展試驗是為了能夠和錦蘇線蘇州換流站保持合適的距離,滿足試驗所需的線路阻抗。
由于錦蘇線湖州段沿線附近廠房眾多、農居密布、養(yǎng)殖業(yè)發(fā)達,且該線路與同通道內±800千伏復奉線、±800千伏葛南/林楓線距離較近,選擇合適的實驗場地至關重要。11月19日至20日,湖州電力局積極配合中國電科院在錦蘇線湖州運維段沿線進行現(xiàn)場采點。考慮到試驗風險、現(xiàn)場環(huán)境、運輸條件以及噪聲擾民等綜合因素,最終選擇在錦蘇線位于嘉興桐鄉(xiāng)縣河山鎮(zhèn)王家農村境內的4087號-4088號(由湖州電力局運維)之間進行試驗。
11月24日9點30分,在得到調度許可工作后,湖州電力局輸電運檢工區(qū)4名高空作業(yè)人員立即登塔,采用等電位作業(yè)法從耐張塔絕緣子串進入導線,分別對兩極導線做防止短路電流灼傷的防護措施,并用3股50平方毫米裸銅線分別綁扎各連接點。同時,地面人員立即安裝好地面發(fā)生裝置,布設接地下引線和防阻燃措施。16點20分,在得到試驗總指揮開始試驗的命令后,工作人員通過遙控指揮將短路裝置發(fā)射至與導線連接的金屬管上,使導線對大地短路,隨著一條火柱并伴隨劇烈響聲,標志著第一次試驗順利完成。試驗當天,分別完成極Ⅰ單極、極Ⅱ單極、極Ⅰ金屬回線和雙極降壓共四種不同運行方式下的人工接地短路試驗,整個試驗于當天21點30分全部結束。